兵力派遣的核心在于战略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动态调整。战斗分为三个阶段:方尖碑和哨站开启阶段、其他建筑开放阶段、奥西里斯之柩争夺阶段。初期需优先派遣机动性强的骑兵单位(如曹操、贝利撒留)快速占领己方方尖碑和哨站,同时集结手需提前部署以应对敌方突袭。占领方尖碑后,高战力和集结手应优先迁城至前线,确保后续推进优势。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抢占先机,通过快速行动打乱敌方节奏。

进入建筑开放阶段后,兵力派遣需围绕关键据点展开。攻击方应集中优势兵力对敌方建筑发起集结,确保每支集结队伍配备对应兵种以提升成功率。防守方则需在已占领建筑内驻守强力将领,同时安排补集结队伍防止途中被截击。资源采集同样不可忽视,建议使用一级车兵分散采集以减少损失。此阶段需避免盲目野战,所有行动应以建筑控制为核心目标,通过资源积累和据点占领逐步扩大优势。

奥西里斯之柩争夺是决胜关键,需提前分配运棺手并集中保护。中路应部署野战能力强的部队,上下路则需及时支援。护送灵柩时,盟主可开启神助、战鼓等技能提升成功率,优先攻击敌方输出单位以削弱拦截能力。若战况胶着,可集结敌方哨站牵制其兵力。灵柩运送分值随次数递增,因此后期抢夺更具战略价值,必要时可放弃前期低分灵柩以集中兵力占领建筑。

避免单打独斗,所有成员需服从统一指挥,通过集结行军实现快速兵力调度。骑兵扫矿战术可扰乱敌方后方,但需防范对手反制。战场技能如猛进、泥沼等需根据战局适时释放。最终胜负往往取决于细节处理,例如采集队伍在结束前回收资源实现分数反超,或利用地形夹击系统削弱敌方主力。埃及之战的本质是资源转化效率与空间控制能力的综合博弈,唯有精密部署方能制胜。